|
|
|
|
|
|
撰編:唐植梅 |
最後更新時間:7月 | 7日 , 2022 |
|
|
|
|
|
|
|
|
|
|
為了提供旅客更好的服務與管理,台北捷運自1996年第一條文湖捷運線通車開始,便陸續在車廂內、樓梯、停車場甚至廁所等地方設置有監視器,截至2014年底,台北捷運設置的監視器數量已近萬支,密集度甚至超越台北市警方在全台北市佈下的13,699支;但2014年5月的江子翠殺人事件與偶而出現的跳軌、持刀鬧事等事件,顯示北捷監視系統無法達到即時扼阻犯罪事實。 |
|
|
台北捷運系統自台北捷運公司接手營運後,在提供旅客「安全、可靠、親切的高品質運輸服務」使命下,長期以來一直把「車輛運行、號誌系統運作是否正常」視為營運核心,反而讓維護乘客安全的安全監控系統變成次級要求,以致在2014年江子翠殺人事件後,終於讓眾人發現「原來捷運並不安全!」。
2014年12月監察院更針對北捷交通安防發出調查報告指出,北捷未落實安全管理,車廂監視設備並未普及、尤其自動報案系統、通訊設備都不完善,無法有效防制犯罪,這項說法等於直接對北捷一直引以為傲的「安全、可靠」高品質運輸服務打了一巴掌。
對此北捷僅低調回應會配合後續事宜辦理,但據了解,北捷正與台北捷運工程局研議,把改善高運量車廂內影像即時回傳至行控中心作為第一要務,另外也積極聯絡國際相關單位,希望了解相關案例的操作實績及效益作為改善。面對台北市政府新政黨團隊上任,北捷裡舊有政黨安插的高層去留也在此時面臨考驗,使得台北捷運正承受政治與營運上的改革壓力,但一場看似營運的大危機,或許反而是北捷未來發展的新契機,對台灣監控系統產業而言,更是可期待的新商機。
防範鹹豬手 監控數量大提升
台北捷運長期以來一直把「車輛運行、號誌系統運作是否正常」視為營運核心,由於影像監控對於釐清事故責任、事後查證等至關重要,加上攝影機發展技術進步,近年台北捷運公司對於影像監控的需求越來越高,不論是數量上或規格上,都有逐年提升的趨勢。
依早期台北捷運局原本的規劃,淡水、新店、中和、土城、南港、板橋線等捷運站的監視器設置數量平均約為50支。然而,在台北捷運成為台北市主要交通工具、大型活動均設置在捷運站周邊後,2004年12月31日發生跨年夜台北車站(板南線)電扶梯旅客受傷事件 而後又陸續發生大量旅客聚集推擠造成受傷事件後,台北捷運公司分別在中運量7個車站、高運量59個車站電扶梯中段、車站出入口電扶梯上、中、下乘場、地下街出入口電扶梯中段等增設監視器;為了保障公共空間女性人身安全,也在車站外轉乘停車場、機車停車場及其通道出入口增設監視器。
後來捷運站偶會發生旅客受傷、跌落軌道、自殺、犯罪、旅客服務爭議及各項系統安全設備遭旅客誤用影響營運等事件,必須透過影像查證來釐清,台北捷運公司因此決定在經常發生這些事故的位置增設攝影機。
包括2010年後續通車的新莊線、蘆洲線及信義線,車站監視器數量平均增加至91支。截至目前,由台北捷運公司轄管的監視系統攝影機共計9,110支,其中中、高運量捷運車站有7,788支、機廠699支、貓空纜車157支、捷運轉乘停車場466支。
月台門監視系統 司機「第三隻眼」
除了車站裡的監視器,在月台門旁設置監視器系統也是重要的一部份。根據巴黎地鐵研究,設置月台門可有效減少人員和物品掉落軌道、跌落列車等事故七成左右,在台灣鄰近國家如香港、新加坡、東京等、均已展開大規模車站月台門建置工程。
台北捷運在1996年第一條路線—木柵線通車之初,雖在全線12座車站裝設全高式月台門,但並未計劃在後續完成的其他高運量路線裝設任何形式的月台門,而是以北捷自創的「紅外線越線偵測器」作為防意外墜軌防護措施,但後來陸續發生有人員、物品蓄意或不慎侵入軌道、影響安全行駛事件,北捷於是規劃了四階段至2019年全面安裝計劃,由於對捷運交通運行造成嚴重危害,2008年更頻繁發生高達49件,引發社會高度討論月台門安裝的必要性,促使北捷不得加速全面安裝月台門。 |
|
|
※本文圖文非經授權不得轉載,洽詢授權,請E-Mail至contact@aimag.tw[ iDS智慧安防雜誌聲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