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五年 台灣交通安防監控夯 |
| |
|
| |
|
 |
5647 |
|
| 最後更新時間:7月 | 7日 , 2022 |
|
| |
 |
 |
|
|
| 智慧安全城市興起,推動安防市場商機近幾年快速擴大;但台灣多數交通運輸單位把「車輛運行、號誌系統運作是否正常」,列為安全要求的「核心」,反而將防護乘客安全的安全監控系統視為「次要」的輔助目標,以致高鐵、北捷發生炸彈客與殺人事件後,紛紛遭到法務與監察部門的調查,更讓國人發現原來台灣的交通安防並不安全! |
| |
完整便利的交通系統,能夠將大量的乘客和貨物從一個地點運送到另一個地點,是讓大大小小城鄉都能達到經濟活絡的最快速方法,。但如果沒有足夠的保護,防範日益猖獗和多樣化的國際恐怖主義活動等威脅,重要的交通動脈反而可能成為被攻擊的對象,為社會造成不利的影響。
系統分散 交通安防呈現大漏洞
對台灣而言,過去遭遇國際恐攻的經驗與可能性不高,因此多數交通管理單位包括桃園機場、捷運、高鐵或公路總局等都直言,對於交通安全設施的部署,偏重於如何提供便捷的服務,更甚於防範恐佈危機。
也因為這樣的管理策略,台灣在交通的安防系統管理上也呈現分散,視訊監控通常是放在通信系統內,而防盜報警則劃入消防系統;安防系統各自分開、獨立運行,不但導致各系統聯動薄弱,不能有效發揮集成優勢。
隨著交通意外事件增多,包括桃園機場有婦人入侵航道管制區內,還進入了華航的飛機艙內、高鐵遭不法之徒放置炸彈被乘客發現、北捷多次有乘客持刀恐嚇甚至造成民眾傷亡等事件,以及道路的長隧道火燒車意外造成人員逃離困難等,在在顯示:緊急的意外事件也會造成重大傷亡。專業人士指出,面對城市交通逐漸構成大規模的交通網絡特點,一套平臺為核心,將視頻、門禁、報警以及其它子系統集成,多條線路統一管理的趨勢已是非常明顯,整體安防系統的集成已成為重要趨勢。
時程有落差 導至需求更新不斷
除此之外,安全監控設備及規格更新,更是台灣各交通管理單位未來思考的重點。
據了解,台灣許多重大政府公共工程約在建置前兩年便開設計標、再公開招標,由於公標案時程過長,而監控科技產品的更新速度相當快,往往開出來的設備需求與市場現況有落差,即使需求單位有心引進最適合的監控產品,往往還是得走政府標案系統,像是台北捷運2012年新蘆線、2013年信義線,僅管開通的時間已是網路攝機时代,但因當初規劃的時間網路攝影機並不普遍,。因此,通車後仍有部份監控設備採用類比系統。
不過,專業人士指出,傳統類比監視器網路布線過於複雜且難以處理高畫質影像分析,已無法滿足現今安全監控市場的嚴苛要求。事實上,在中國大陸、歐美與東南亞各國積極推動安防政策下,包括大眾運輸系統、航空與治安等應用市場的新標案,皆已開始汰換傳統類比(Analog)攝影機,並導入具備智慧分析、高畫質影像與低成本等特性的網路攝影機,促使監視攝影機邁入世代交替的里程碑,並成為網路攝影機快速成長的關鍵動能。
常遭到恐攻威脅的美國,除了在公共設施外,眾多大型零售賣場也陸續開出部署標案;巴西為準備2016年奧運賽事也釋出許多室內、外的大型監控標案;新加坡更計畫在即將落成的一萬多棟國宅中全面配置智慧安全監控系統,強化住宅安全品質;大陸重慶市近年建置超過60萬台網路監視器,該城市街道與公家機關單位全面覆蓋在監控範圍狹,大幅提升了反恐與災防應變等能力。
此外,僅管仍有許多單位採用傳統類比監視器網路,但未來逐年汰換成數位化將是不可避免的趨勢。預料也會帶動無線網路的需求,創造台灣相關產業另一波行動監控的商機。 |
| |
| ※本文圖文非經授權不得轉載,洽詢授權,請E-Mail至contact@aimag.tw[ iDS智慧安防雜誌聲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