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庫
  品牌樹
  產品櫃
 
 

跟上國際金融腳步,打造數位金融環境3.0
 
 
 
責任編輯:張婉玲
8299
最後更新時間:7月 | 7日 , 2022
 
好友人數

這一年來金融界有股強大的變動力量在翻轉著這數十年來不變的產業,是什麼力量推動著未來金融型態的改變?
 
自去年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喊出打造國內金融3.0的口號後,此議題便延燒至今,人人都在引頸期盼政府如何打造數位金融環境,當然也有一些質疑聲浪,表示相關法規尚停留在1.0階段,如何管理3.0的金融行為?

先來看看什麼是「金融3.0」。此名稱源自於全球銀行創新之父─布雷特.金恩(Brett King),他除了是Moven銀行執行長外也兼具多種身分,其中他寫作的《BANK 3.0》被翻譯成八種語言在全球熱銷,此著作中諸多的創新理念也成為各國爭相研究的案例。

在Brett King眼中的金融3.0是什麼?那麼先從其前身的2.0說起。現在的年輕世代已無法和網路分離,網路儼然是生活中的一部份了,因此當網路銀行推出時,實現自主操控的個人銀行時代,因而此虛擬通路便很快地被大眾接受,網路銀行漸漸成為客戶與銀行間最主要的通路。而當智慧手機出現時,便迅速催生出行動銀行,真正實現了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皆能操作現金以外的銀行業務的情境,這種便利性催化行動銀行的爆炸性成長,據估計,行動銀行將於 2016年成為大多數客戶的首要通路。這種以客戶為中心、虛擬凌駕實體的情況,Brett King 將其定義為 Bank 2.0 時代。

當智慧行動載具以飛快的速度滲入全球人民的生活中時,伴隨而來的便是消費支付方式的改變,除了各銀行於自身的行動銀行APP中可進行繳費行為外,更讓擁有廣大通路的企業,包括電信業、零售業、電子商務都有機會提供提款、繳費與支付等基本金融服務。銀行服務因行動網路的連結,不再是銀行業的專利,Brett King將此現象稱為 Bank 3.0 時代。

行動支付在全球各地掀起浪潮,眾多國際銀行早就搶先開始改造銀行型態,甚至結合網路社群玩出不同的金融創意。例如日本早在二維條碼(QR code)盛行之初,就將QR code結合商業行為應用得淋漓盡致:在車站等車無聊時也可以逛街!日本超市業者在車站月台牆面掛上大面DM,每樣商品下方都有QR code,看到喜歡的,只要打開手機掃描商品的QR code,便能利用手機行動支付功能結帳、宅配到家。

而台灣金管會所提出的「金融3.0」的具體方案則是偏向銀行行動化的方向,所提出的計畫,於今年1月開放第一階段12項低風險業務,包括:線上申辦個人貸款、信用卡、信託開戶等,交易對象皆限為銀行既有的客戶。

金管會開放的第一波服務,將對銀行既有客戶帶來很大的便利,未來可直接在網路上申辦許多業務,不用臨櫃辦理。對銀行業者而言,這也將改變他們原有的作業型態,不受限於傳統的三點半,可以24小時提供用戶服務。

除了第一波公開業務外,銀行公會也建議開放線上申辦投資結構型商品,不過金管會表示,此項業務涉及相關法規及自律規範的修正,將會待相關法規及自律規範修正後再行討論。接下來,金管會也將在近月內啟動第二階段開放措施,線上開立銀行帳戶將於此階段放行,且對象也考慮放寬至與銀行首次往來的客戶。多家銀行包括元大、永豐、遠東、新光、凱基等銀行,都已針對金融3.0開放項目積極建置,儘管各家銀行進度不一,但是在金管會今年1月中宣布開放後,多數銀行都加緊腳步。

其中,線上申辦信用卡的部分是多家銀行最先推出的行動服務,包括永豐與凱基銀行,皆已可辦理;遠東銀行則是預計3月起可受理線上申辦信用卡;在信貸方面,永豐銀行的小額信貸也可以上線申請;財富管理類的線上辦理客戶風險承受度測驗,凱基銀行也已經開始線上辦理;元大銀行預定3月底前,將全面啟動12項線上業務,而新光、遠東、凱基銀行則是預定6月底前將第一波開放的12項業務之相關系統全面上線。

金管會的下一步,因應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日前通過立法院財委會審查的「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草案」,便是為未來推出電子支付服務作足準備。2015年將是行動銀行與數位支付進入百家爭鳴的一年,在行動支付產品的開發及相關支付法規陸續到位後,多種電子票證也能整合置入手機內,往後人們出門不需再帶信用卡、提款卡,只要一隻手機,所有消費便能全部完成!

但在便捷的行動支付時代來臨前,尚有一些讓外界質疑且擔憂的問題需要先解決,制定符合金融3.0法規便是首要問題。金融產業的風險遠高於其他行業,目前現行法規中,並無適合網路、行動裝置商務交易的管理規範,因此,該如何修改或是立新法來管理新的金融行為,這將會關係到社會大眾未來運用金融商務的權益。金融3.0帶來的變動不只是金融界人士所關注的焦點,這也是與一般社會大眾密切相關的議題,建議一同關注相關政策動向,以保障你我的權益。
 
※本文圖文非經授權不得轉載,洽詢授權,請E-Mail至contact@aimag.tw[ iDS智慧安防雜誌聲明 ]※
 
 
 

 
 
專家
 
 
專家 : iDS智慧安防雜誌-編輯部
 
 
無標題文件
 
 
 
   
上敦企業
Suprema
NETGEAR, Inc.
   
台灣工具機同業公會
axxonsoft
METAIAM
   
HID
Indusvision
剛鈺公司
   
Informa
外貿協會
資策會
   
昇鋭智慧科技
台灣安迅士
晶睿通訊
   
江森自控
台達電
宏電科技
   
通航國際
馥鴻科技
Western Digital
   
城智科技
新光保全
皇昇科技
   
瀚錸科技
聯發光電
創奇科技
   
利凌企業
佳皇展業
歐益科技
   
海康威視
台灣微凱
車鋁工業
   
以特科技
泓格科技
燦金實業
   
清波實業
友旭科技
鎧鋒企業
   
揚益科技
台灣穩鴻科技
紫有科技
   
台灣迪維科
Informa Markets BN Co., Ltd.
欣永成科技
   
維夫拉克
采森國際
 
 
   
 
 
關於iDS+智慧安防雜誌
 
iDS智慧安防雜誌創立於2013年12月,致力於推廣安防智慧化技術與創新安防科技產品,詳細報導安防產業趨勢與市場脈動,於2017年1月從平面媒體轉型成電子媒體,並於2018年5月推出「iDS智慧安防」影音頻道,藉此擴大受眾族群,以期將原本封閉保守的安防市場,推廣到更多元的應用市場
 
 
 
讀者服務信箱:contact@aimag.tw  
讀者免付費服務專線:0800-309988  
讀者者服務時間:星期一~星期五 09:00~18:00  
LINE線上即時客服:星期一~星期五 09:00~18:00  
 
 
     
關於我們   內容政策
     
隱私條款   版權使用
     
聯絡我們    
 
 
 
 
 
*本網站對消費者完全免費使用,不會向讀者收取任何舉凡仲介、手續等等費用,若有不肖人士向您收取費用,請您立即告知我們
 
 
Copyright @ 2013 iDS Magazine 智慧安防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