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庫
  品牌樹
  產品櫃
 
 

CVI、TVI、AHD-高清類比三雄誰領風騷?
 
 
 
責任編輯:王奕超
67883
最後更新時間:7月 | 7日 , 2022
 
好友人數

眾所皆知,在這個安防智慧化的時代趨勢裡,網路監控攝影機(IP Camera)由於具有數位高解析度的畫面、能夠透過乙太網路供電(PoE)做網路遠端連線,可省去另外架設電源線的麻煩和降低佈線施工的成本,加上彈性的儲存空間、系統規模擴充便利等優勢,使得網路監控逐漸興起。
 


本來,監控市場在IP Camera的節節進逼下,傳統的類比攝影系統似乎已經要走到盡頭了,但是近來類比攝影陣營卻頻頻吹奏反攻的號角,不斷推出高清(High Definition)─「解析度高達720P以上的視訊格式」的類比方案。其中又以CVI、TVI、AHD最令人矚目。

在這個IP Camera完全取代類比前的過渡時期裡,短期看來,類比攝影系統仍有它的活力在。而CVI、TVI、AHD這三大方案,不但帶頭抗拒IP Camera一統江山,彼此也各擁山頭相互爭霸。由於目前類比陣營三雄廝殺正烈,各自宣稱可以超越IP Camera,又各自標榜是高清類比龍頭,使得安防監控規格市場進入大混戰時期,使用者在選擇上不免會產生困惑。

因此,本文就特別為各位讀者介紹捲起千堆雪的這三大高清類比方案,說明它們得以誕生、存續的市場基礎,並簡單的說明他們各自的優缺點,讓各位讀者在選擇上有些參考的依據。

為什麼會有高清類比的市場?
在這個監控邁向智慧化的時代潮流裡,之所以類比陣營敢推出高清類比來與之抗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類比攝影系統仍有不小的市占率,在台灣監控市場更高達70%左右,因此類比陣營自然不會那麼輕易地退出市場,而是會不斷尋求能逼近IP Camera性能的改革方案來保有既有的市占率,其中高畫質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方向,這也是高清類比方案得以不斷推出的原因。

但是,如果僅僅只是設備製造商自己的主觀意願,高清類比方案也不見得能掀起什麼波瀾,類比陣營之所以仍有活力,還有兩個重要因素,其一就是,傳統工程商對於網路知識、技術的陌生,另一個因素則是IP Camera設備價格相對昂貴。因此類比陣營的設備製造廠提供了在安裝佈線的知識、技術上不需要重新學習,價格也與傳統類比差不多,但是在性能上又能逼近IP Camera的解決方案,可以說是滿足了傳統工程商和低階客群在這個過渡時期的需求,自然能馬上獲得熱烈的擁戴。

CVI、TVI、AHD的共同優勢與劣勢
CVI、TVI、AHD是近來這些高清類比方案中比較夯的三個,它們同樣都是基於類比同軸電纜傳輸,逐行掃描的高清影像傳輸規格。

CVI,全名為「高清複合影像介面」(High Definition Composite Video Interface,HDCVI),是由中國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於2012年底公布的規格;

TVI,全名叫「高清影像傳輸介面」(High Definition Transport Video Interface,HDTVI),則是由來自美國矽谷的Techpoint Inc公司研發,也是目前中國杭州海康威視數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主力推廣的規格;至於AHD,全名為「類比高清」(Analog High Definition),則是由韓國Nextchip公司推出的類比高清解決方案。

誠如前面提到的,如果要從傳統類比升級至CVI、TVI、AHD這些高清類比方案,在安裝佈線上是十分簡易的,因為CVI、TVI、AHD都沿襲傳統類比的傳輸途徑和方法,用戶如要升級設備,並不需要改變系統的基礎架構,甚至僅需將他們原有的攝影機和數位監控主機(Digital Video Recorder,DVR)替換成新的攝影機和DVR,便可得到全新的高清系統,可說減少施工部署的複雜性,降低成本,以及對施工人員的技術要求,甚至也簡化了後續維護的複雜度。

不過這邊說的簡易是從傳統類比升級的角度來看,假使請來對於網路設備安裝和傳統施工佈線同樣熟捻的工程商,純粹比較兩者的施工複雜度,恐怕高清類比還是會比IP Camera來的複雜,畢竟,就線路來說,IP Camera使用的是一般的網路線,也不需要另設電源線,而且IP Camera可經由IP分享器單一線路連回主機端,類比系統則是每台攝影機都需配線回主機端,相形之下就麻煩許多;另外在裝機上,類比攝影機必然需搭配DVR,IP Camera則可利用一般電腦設備;在系統重啟和設定上,IP Camera可以遠端遙控,類比方案則需親到現場設定。所以說,哪個簡單哪個方便,還要看使用者自身是處於上述哪種情況。

除了施工佈線上某種程度有它的優點,CVI、TVI、AHD與傳統類比和IP Camera比起來,在影像上也有它們的優勢。三者與傳統類比影像相較,除了畫面有更高的解析度和清晰度、沒有亮色串擾的問題,傳輸距離皆明顯增長,運用同軸電纜能實現500公尺的高清傳輸,使用雙絞線也能達200公尺左右的傳輸距離,與IP Camera影像相比,也同樣具有傳統類比系統的優點,即影像從前端傳輸到後端不經壓縮,影像不會有延遲、圖像可避免壓縮損害所導致的失真問題。

但由於它們影像不經壓縮,與IP Camera相比,後端的資料量自然也占比較大的儲存空間,再加上傳輸距離仍有限制,如果設備要裝設在大範圍的空間,必然需要建置很多DVR,相比之下就缺乏IP Camera所擁有的靈活性,因此高清類比系統比較適用於零售、店鋪、居家市場等中小型的監控空間。

CVI、TVI、AHD的差異
不過,即便CVI、TVI、AHD共通點很多,是本質上差異不大的產品,但它們仍各自有特色和優勢。

CVI的特色
三種規格中,CVI推出較早,自一推出就努力成為HDCCTV監視系統聯盟的標準之一,它能支援NTSC和PAL制式這兩種彩色電視廣播標準、960H/D1、ISP和Tx二合一前端晶片,建置成本屬於三個方案裡的中間價位。雖然CVI已將技術作為行業標準開放授權給有意願的第三方,但是由於浙江大華自身就是設備商,而不是中立的晶片廠,CVI從規格的制定到晶片的生產,再到配套攝影機和DVR等產品的製造,目前是大華自己通包,接近壟斷的方式經營,缺乏其他晶片廠商和設備廠商的參與、搭配,其他同業不免對其有所疑慮,不太敢採用其規格,因而也影響這個規格的普及性,再加上CVI規格的攝影機更是只能和CVI規格DVR搭配,這也大大限制CVI產品的發展,導致它成為三大方案中市占率最低的一個。

TVI的特色
與此相較, TVI則是一個開放的生態圈,擁有100多家知名DVR與攝影機廠商共同參與、投入的競爭環境,可為使用者開發更多系列的高清產品。它不管是720P或1080P 的產品全相容,且可兼容相同畫質形式下不同廠牌的類比攝影機與DVR。

TVI比較弱的地方大概在傳輸方面,雖然三家規格所公告的傳輸能力,都差不多,但是不少實測反映指出,TVI是三種規格中傳輸距離最短的,實際只能傳輸300公尺左右,對線材的要求也是最高的,但是在200公尺內的效果比CVI好。不過持平而言,在實際的應用中,類比高清能否達到500公尺以上的傳輸其實並不是那麼重要,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假議題,因為就當前實際工程佈線而言,500公尺這個距離也並無太大的實用價值,畢竟現在超過300公尺的佈線基本上都用光纖轉換器替代了,因此,特別去強調傳輸距離對於類比高清而言,其實沒有多大的意義。

由於 TVI支援廠商眾多,算是目前來說應用極廣的一種規格,但因為它的方案成本是三者中最高的,因此也限制了它在類比陣營這塊低價市場的市占率,不過它每個月保守估計仍有40萬台的出貨量。

AHD的特色
至於AHD,目前主要分成三個級別,分別是:

(1)AHD-L,解析度只有960H,但是它的清晰度和線數是介於960H和720P之間,是為從傳統類比過渡所生產的產品。
(2)AHD-M,目前的主流格式,清晰度和線數與720P的IP Camera相當。
(3)AHD-H,清晰度和線數與1080P的IP Camera相當。其性能與其他兩家規格差異不大,除了更相容於960H/D1,AHD前端晶片也是ISP和Tx二合一,在傳輸上最不挑線。

大體而言,雖然AHD發展的較晚,但因為採開放眾家廠商合作、參與的模式,發展速度非常快,配套也日趨完善,能支援的東西也比較多,與TVI一樣能做到兼容、置換相同高畫質形式下的不同廠牌的類比攝影機與DVR。它是三種方案中最便宜的一款,屬於經濟實惠型的產品,因此也是三種方案中目前市佔率最高的一個,每月出貨量保守估計達100萬台。



選擇建議
CVI、TVI、AHD這三個近來看起來頗有聲勢的高清類比方案,雖然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它們終將讓位給IP Camera,但是在現階段,它們對於低價市場的客群、傳統工程商、想從傳統類比的設備簡單升級的使用者來說,仍然是個福音。

客觀的說,這三種規格並沒有任何一方存在壓倒性的優勢,選擇哪一種方案,端看每個人現有的條件及鎖定的需求。如果手邊僅有浙江大華的設備,CVI是唯一選擇,相較之下,TVI和AHD由於生態系統較開放,設備的適用性、兼容性則更廣。然而,AHD比起TVI能支援更多種的影像格式,對於不同的傳輸線材最能適應,價格也較為便宜,因此是目前市面上接受度最高的規格,也是重視C/P值的人的最佳選擇。

無論如何,類比系統不會那麼快走入歷史,而作為過渡性產品,三大方案也會持續並存一段時間,可以預期的是,三大方案要在智慧化、高清化的必然大勢下穩住類比的地盤,強化畫質的清晰度、產品的穩定性,持續擴增配套,會是它們共同努力的方向。

 
※本文圖文非經授權不得轉載,洽詢授權,請E-Mail至contact@aimag.tw[ iDS智慧安防雜誌聲明 ]※
 
 
 

 
 
專家
 
 
專家 : iDS智慧安防雜誌-編輯部
 
 
無標題文件
 
 
 
   
上敦企業
Suprema
NETGEAR, Inc.
   
台灣工具機同業公會
axxonsoft
METAIAM
   
HID
Indusvision
剛鈺公司
   
Informa
外貿協會
資策會
   
昇鋭智慧科技
台灣安迅士
晶睿通訊
   
江森自控
台達電
宏電科技
   
通航國際
馥鴻科技
Western Digital
   
城智科技
新光保全
皇昇科技
   
瀚錸科技
聯發光電
利凌企業
   
佳皇展業
歐益科技
海康威視
   
台灣微凱
車鋁工業
以特科技
   
泓格科技
燦金實業
清波實業
   
友旭科技
鎧鋒企業
揚益科技
   
台灣穩鴻科技
紫有科技
台灣迪維科
   
Informa Markets BN Co., Ltd.
欣永成科技
維夫拉克
   
采森國際
 
 
 
 
   
 
 
關於iDS+智慧安防雜誌
 
iDS智慧安防雜誌創立於2013年12月,致力於推廣安防智慧化技術與創新安防科技產品,詳細報導安防產業趨勢與市場脈動,於2017年1月從平面媒體轉型成電子媒體,並於2018年5月推出「iDS智慧安防」影音頻道,藉此擴大受眾族群,以期將原本封閉保守的安防市場,推廣到更多元的應用市場
 
 
 
讀者服務信箱:contact@aimag.tw  
讀者免付費服務專線:0800-309988  
讀者者服務時間:星期一~星期五 09:00~18:00  
LINE線上即時客服:星期一~星期五 09:00~18:00  
 
 
     
關於我們   內容政策
     
隱私條款   版權使用
     
聯絡我們    
 
 
 
 
 
*本網站對消費者完全免費使用,不會向讀者收取任何舉凡仲介、手續等等費用,若有不肖人士向您收取費用,請您立即告知我們
 
 
Copyright @ 2013 iDS Magazine 智慧安防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