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智慧影像監控(Intelligence Video Surveillance,IVS)系統是近期常被談論的未來監控趨勢,但是鍾文昌坦言在台灣科技廠房的應用確實還不普遍,其主要原因在於誤報率高,像煙霧偵測甚至還不如傳統消防系統的偵煙感測器準確,再加上價格又比較昂貴,因此台灣廠商比較不願意在這方面投資。
當然監控系統除了自身的獨立作用,它往往也與門禁系統搭配作整合連動。
多元的門禁系統應用方案
鍾文昌表示,高科技廠房的門禁現在也因為遠端遙控及多元整合技術的提升,而像其他應用場域的門禁系統一樣多走網路化,不過由於涉及到科技業機密資訊保護(Proprietary Information Protection,PIP)的規定,因此高科技廠房的管制安排比起其他領域的應用更為嚴格,一般來說,儲存、照相設備,甚至是通訊設備會被擋下來,不能帶進去。關於此點,G4S大中華區電子安防事業部董事總經理武亞銘便舉韓國Samsung公司在通訊管制上的做法,所有在廠辦內的工作人員,或是欲進入的訪客都需在手機內下載一個由Samsung公司撰寫的APP程式,一旦進入廠區便由Samsung資訊部門接手控制所有人員的智慧型手機,關閉照相、錄影甚至是錄音功能,因此人員或訪客依然能接聽重要電話,也免除了在入廠時手機必須被強制沒收的程序。
鍾文昌說明通常在設計規劃上,都會安排在無線射頻辨識(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標籤或生物辨識(Biometric)一觸發感應,門禁系統就會連動附近的監控攝影機去拍攝通關者,並即時將影像回傳系統去比對通關者的狀態是否異常。像比較重要的區域都會規劃防尾隨的機制,一次只能一個通過,前一個人通過,門就會立刻擋下來,如果有人尾隨或同行的情況,也能透過攝影機即時回傳的影像,觸發異常警報。甚至一些要求嚴格的廠家,在門禁的規劃上還要求必須是一進一出、有出才有進的控管,一次只能多少數量的人或是物料進入,等到這個數目的人力或物料出來後,才能再進同樣數目的人力或物料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