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消息      
  安防知識庫      
  品牌樹      
  工程商地圖      
  產品櫃      
 
 
  科技與技術
Agentic AI「自主型AI代理」來了,它將如何重塑安防產業
 
撰編:劉亦欣 最後更新時間:8月 | 31日 , 2025
286
  好友人數
 
 
專家
 
當人類社會進入二十一世紀的第三個十年,科技的推進速度已經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人工智慧不再只是輔助人類計算的工具,而是逐漸演變為能夠自主完成任務的「數位虛擬」人力。這種被稱為 ,Agentic AI(自主型AI代理) 的新興技術,正悄悄進入職場,並且以我們未曾見過的方式重新打造工作流程。它不僅有可能引領一場新的工業革命,更可能深刻改變以「安全與信任」為核心價值的安防產業。
 


用一個簡單的比喻來理解這項技術:Agentic AI「自主型AI代理」就像一個不需要休息的人力。只要給它一個目標,它就會自動啟動,根據任務的邏輯一步步執行,直到完成為止。不同於傳統AI需要人類頻繁地下達指令,「自主型AI代理」能在沒有太多監督的情況下,自行決策、持續行動。這種「數位虛擬」人力的出現,使得過去仰賴人工處理的大量任務,正逐漸交由AI接手。OpenAI在2025年夏天推出的 ChatGPT agent,便是這種想像的具體展現。它能存取日曆、郵件與文件,自動提出安排與計畫,甚至主動生成簡報。這種能力,讓AI不再只是「輔助工具」,而是逐漸扮演一個「同事」的角色。

然而,這種未來景象仍然存在不小的落差。真正完全自主、無須人類干預的AI代理尚未問世。即使是最先進的系統,也仍然需要人類設定邊界、明確定義任務範疇,並且在過程中持續監督。它常常在細節上出錯,如果缺乏人工把關,後果可能十分嚴重。這種現實與行銷之間的落差,被稱為 Agentic Washing。當科技公司過度強調AI的自主性與可靠性,便可能導致企業和消費者產生錯誤期待。在安防產業中,這樣的誇大尤為危險。你可以想像一個由AI代理掌管的科技執法系統來判斷監控影像是否涉及違規或違法,如果誤判,輕則造成警力浪費,重則導致人們對執法單位的信任崩盤。對於以「零誤差」為底線的安防系統來說,這樣的風險顯然不能忽視。

儘管如此,很多企業管理者已經感受到強烈的焦慮。「如果現在還沒開始接觸AI,那麼你已經落後了。」有企業負責人表示,2023年時,員工嘗試在工作中導入AI的速度比主管更快,但到2024年,情勢已經反轉。如今,高階主管們不僅追上員工,甚至開始主導AI策略的制定。然而,全球真正完全導入AI的企業,仍然不到百分之一。這說明我們仍處於早期探索期,但誰能率先試水,誰就更可能在未來的競爭中搶得先機。

這樣的焦慮同樣出現在安防市場。長久以來,盤商與系統整合商的競爭多集中在硬體規格與價格,然而,當AI逐漸成為安防系統的核心,焦點開始轉移。未來的競爭將不再是「誰的鏡頭更清晰」,而是「誰的AI代理更可靠」。「自主型AI代理」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它能夠應付過去最困難的挑戰:海量的影像。城市級監控網路往往有上萬支攝影機同時運作,人類根本不可能即時監看。AI代理卻能全天候運行,主動分析影像,檢測異常行為,再通知人員進一步確認。這樣的應用,在社區與建案物業管理上同樣有潛力。傳統上,管理員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處理住戶報修、門禁異常與訪客登記,而AI代理可以自動完成預約、比對門禁數據,甚至提前警告潛在風險。在零售與商業領域,AI代理能比對POS數據與監控影像,偵測偷竊行為並即時通知店員。在工業與能源設施等高風險環境,它則能結合感測器數據與影像,提前偵測異常,避免重大事故。

這些應用看似不同,但本質相同。AI代理將人類從高度重複、繁瑣且需要即時反應的工作中解放出來,讓人類可以專注在更高層次的決策。正如iDS智慧安防雜誌主編 楊永翊 所言,AI的價值不在於取代人,而是讓人類回到「更人性化」的工作內容。當AI代理自動處理影像比對、數據篩選、人員調度,人類則能把心力放在研判事件、規劃系統與建立客戶信任上。這是一場角色的重分配,而不是簡單的替換。



除了改變你的產品與服務,還有你的企業、你的工作模式
這場變革同時衝擊著企業的組織架構。傳統的組織圖,清楚劃分了上下階層與責任區塊,但在AI代理的時代,某些節點將由「數位虛擬人力」來擔任。它們或許取代基層的客服、業務人員,或許補位行政流程中的某個助理的角色,甚至可能成為專案小組的一份子。這樣的變化不僅是效率問題,更觸及企業組織文化。問題在於,企業是否準備好承擔這樣的風險?AI的研發投入巨大,但收益卻尚未成型。全球科技巨頭正投入數十億甚至數百億美元,追逐所謂的「通用人工智慧」,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場探索新模式的實驗。對安防產業來說,這意味著「快速試錯」將成為常態。未來幾年,市場會出現大量標榜「自主型AI代理」的方案,其中不少會失敗,但也將孕育出突破性的解決方案。能夠在技術成熟度、實際應用與客戶信任三者之間找到平衡的企業,將可能成為新一代領導者。

如果把時間軸拉長,「自主型AI代理」在安防產業的發展,將不僅僅是產品與服務的技術升級,重新打造「信任基礎」。企業組織也將因此再造,部分職位被AI補位,而人類則專注於決策與信任維護。更重要的是,隱私與倫理爭議將會浮上檯面:如何在保障監控效率的同時,避免過度侵犯個人隱私?如何讓AI的判斷結果透明可驗證?這些問題,都將成為安防產業的核心議題,對安防產業來說,這既是挑戰,也是契機。因為「安全」從來不單單只是商業模式,而是社會運作的基石。而在這個基石之上,「自主型AI代理」將不只是看門人,更有可能成為未來守護信任的中樞。

 
※本文圖文非經授權不得轉載,洽詢授權,請E-Mail至contact@aimag.tw[ iDS智慧安防雜誌聲明 ]※
   
 
合作夥伴
 
安防-上敦企業
上敦企業
安防-NETGEAR, Inc.
NETGEAR, Inc.
安防-台灣工具機同業公會
台灣工具機同業公會
安防-axxonsoft
axxonsoft
安防-Suprema
Suprema
安防-剛鈺公司
剛鈺公司
   
安防-Informa
Informa
安防-METAIAM
METAIAM
安防-HID
HID
安防-外貿協會
外貿協會
安防-資策會
資策會
安防-昇鋭智慧科技
昇鋭智慧科技
   
安防-台灣安迅士
台灣安迅士
安防-晶睿通訊
晶睿通訊
安防-台達電
台達電
安防-江森自控
江森自控
安防-宏電科技
宏電科技
安防-通航國際
通航國際
   
安防-NetworkOptix
NetworkOptix
安防-馥鴻科技
馥鴻科技
安防-Western Digital
Western Digital
安防-城智科技
城智科技
安防-新光保全
新光保全
安防-皇昇科技
皇昇科技
   
安防-瀚錸科技
瀚錸科技
安防-聯發光電
聯發光電
安防-創奇科技
創奇科技
安防-利凌企業
利凌企業
安防-佳皇展業
佳皇展業
安防-歐益科技
歐益科技
   
安防-海康威視
海康威視
安防-台灣微凱
台灣微凱
安防-車鋁工業
車鋁工業
安防-以特科技
以特科技
安防-泓格科技
泓格科技
安防-友旭科技
友旭科技
   
安防-清波實業
清波實業
安防-鎧鋒企業
鎧鋒企業
安防-揚益科技
揚益科技
安防-台灣穩鴻科技
台灣穩鴻科技
安防-紫有科技
紫有科技
安防-台灣迪維科
台灣迪維科
   
安防-EZVIZ螢石
EZVIZ螢石
安防-欣永成科技
欣永成科技
安防-維夫拉克
維夫拉克
安防-Informa Markets BN Co., Ltd.
Informa Markets BN Co., Ltd.
安防-采森國際
采森國際
 
 
   
關於 iDS 智慧安防雜誌  
   
安防產業長期處於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下,導致好的產品與好的技術無法正確並有效地傳遞給行業相關業者與廠家,我們希望透過此一平台,建構一公平且快速的「訊息牆」,快速且專業的將對的資訊與設備傳遞給對的讀者。我們長期耕耘專業應用市場,深度了解應用市場狀況與需求、隨時掌握安防產業與應用市場動態,進而促進產業與應用市場的多元化互動。  
   
讀者服務信箱:contact@aimag.tw  
讀者免付費服務專線:0800-309988  
讀者服務時間:星期一~星期五 09:00~18:00  
LINE線上即時客服:星期一~星期五 09:00~18:00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內容政策 | 隱私條款 | 版權使用 | 聯絡我們
   
   
  追蹤我們
   
 
   
  *本網站不會向讀者收取任何舉凡仲介、手續等等費用,若有不肖人士向您收取費用,請您立即告知我們
 
關係媒體    
   
Copyright @ 2013 iDS智慧安防雜誌